“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易·责卦》的《象传》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所谓的“人文化成”,按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的解释有两个内容:一是指典籍,如《诗》、《书》、《礼》等;一是指人们的礼仪风俗。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指与“武力”相对的教化。晋束晳《补亡诗》中“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则与后一种意思近似。文化就是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这种理解在我国一直保持到近代。我们今天常用的“文化”一词,其意义显然与古代的不同,它是十九世纪末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当时,对这个词没有下定义,人们只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和需要来使用“文化”一词。据分析当时的含义大致有三:一、与“文明”同义;二、广义的,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内容;三、狭义的,单指精神方面的内容。发展到今天,文化的含义更为广泛:指“读书识字”,不识字要学文化;指“修养”,言行粗鄙要提高文化素养: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是文学艺术,文博、图书等。作为专门术语的文化,在考古学中是指先民的遗址、遗物,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在其他人文学科的理论研究中,不少人同意文化是指“观念形态”,政治、经济以外都在其列;也有人则作更广泛的理解,认为人类创造的一切,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文化,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释。
“文化”这个词英文、法文均为Culture,德文为 kultur,它们都是从拉丁文cultura演化来的。拉丁文cultura 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等意思,现在的英、法、德等西方语种中还保留了拉丁文的某些含义。
最先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英国的“人类学之父"泰勒(E·B·Tylor),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
我们与其追求一个简单而精确的定义,不如从集合的角度来确定一个有弹性的范围。文化的定义虽然众多,但在内容上有许多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三个方面:
第一,意识形态(也可以称观念形态),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识能力等等。
第二,生活方式,即人们对其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的态度,以及在这些方面采取的形式。
第三,精神的物化产品,即从形式上看是物质的东西,但透过物质形式能反映出人们观念上的差异和变化。如书是一种物质体,但书之为文化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物质形态而是它的内容,物质形态在这里仅仅是充当了观念的载体,某本书的纸张、印刷的不同,并不妨碍它的内容;再如机器,它本身很难说就是文化,否则生产机器岂不成了生产文化,但机器的工作机制及其形状却反映了人们的认识能力即科技的程度,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发明机器与大批生产机器的区别,前者反映了人类认识能力的变化所以具有文化的意义,后者则不尽然。
上述三个部分基本上概括了文化的范围。但我们必须注意,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三个部分的内容简单相加就可以了,而是这三部分内容互相影响、互为前提,并按特定的序列有机组合而成的。(徐宏兴)——《中国文化史三百题》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严晓星引严锋的那段话,我也转引过来,作为对辛丰年先生的致敬与纪念:“我冷眼看来,热眼望去,看来望去,左看右看,竟发现,在这个诺大的世界里,就做人而言,就对知识和真理的纯真热爱和无止境的追求而言,就对待名利的冷漠态度而言,还是没有多少人能与我的辛丰年相比。”via严峰

医学人类学上有个术语叫“受文化限定的综合征”(culture-bound syndrome),其首要特征是“脱离了其具体的文化或亚文化情境,我们就无法理解它”,其次,“研究它的病源同时也就概括和象征了这个文化的核心意义和行为规范”。via维舟

人生看得几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