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高低、史法裁断仍是判断一个学者研究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
做文学史研究,有人喜欢把“晚清”和“五四”作比较,但我觉得也须把两者连贯起来,才能看清许多变化。
据笔者考察,清代诗学的发展过程略可分为顺康雍、乾隆、嘉道和咸同光宣四个阶段,嘉道时期正是清代诗学发生重要变化的环节。继乾隆朝诗学流派纷陈、山头林立的热闹局面之后,嘉道诗学步入一个相对冷寂的时期。诗坛既无号令群雄的领袖人物,也没有能令众人景仰的杰出诗人,诗界整体性跌入一个迷失于日常化写作,以流连光景、风流自赏为有趣的平庸氛围中。创作的低迷也难以激起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批评的热情,除了受乾隆间学术风气波及,某些带有学术色彩的诗学问题如古诗声调研究仍有人投入精力,大部分诗人和批评家都满足于记录一些交游圈子的逸闻轶事,收集一些诗坛人物的零星掌故,写作宗旨明显朝着记录性的方向倾斜。自清初以来在诗学研究和诗歌批评中占主导地位的诗话,也放弃了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功能,而成为影响力微弱的记事簿。
人生看得几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