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谷歌拼音输入法(非官方收集站)勾起了很多回忆。
一直以来我喜欢用新的软件,无论有没有必要,一定会update到最新的beta。
现在的软件大部分都脱离了初衷,增添的无数本来没有必要的功能,而核心功能并没有本质上的提升,比如我现在正在用谷歌拼音2.7.25.128的64位版输入(用的拼音模式是自然码双拼),非常流畅,几乎不用翻页选字,相信用的久了,输入的速度会有更大的提升,也就是说这个模型肯定是没问题的。但谷歌已经长期不更新了,而且官方网页也删除了。
想起看PDF的软件福昕有一个非常低的版本,很好用,老马或谁特别推荐过,也用了一阵子。
虽然目前用rime小狼毫+魔然的方案,用起来是没问题的,但不如谷歌输入法省心。
所以,是像我宝那样“能用就不换”,还是像我这样有更新就更新,实际上走了两个极端,理想的状态是顺手的时候就别换。但看到一堆changelog简直不动心就不行,这样不好,我知道。就像转到obsidian一段时间了,但其最新版都是catalyst,没交钱,所以不用,没想到这个是让我不能更新的最新版的办法。

人生看得几清明